近日, 悅達棉紡公司紡紗二廠丙班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“全國紡織行業創新型班組”稱號,這是對該公司開拓班組建設工作思路、狠抓班組管理辛勤工作的充分肯定。
近年來,該公司堅持創新作為發展的源動力,以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載體,大力引導、動員、組織廣大員工開展技術攻關、技術革新、發明改造等創新創效活動。紡紗二廠運轉丙班在公司正確領導下,推進班組“5S”現場管理,開展班組文化建設,積極創造具有創造力、競爭力和凝聚力的優秀班組,不斷開拓思路、打造創新型班組文化氛圍,為公司的質效提升充分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。
該班員工操作優一等率提高1.5%,員工在生產過程中能夠熟練掌握各工序在線控制工具,關注生產過程質量,根據在線數據波動,及時發現質量影響因素查找原因并解決,特別是對瑞士立達401C勻整并條機的A%的報警信息,都能及時發現異常并組織向后查找問題條子,對絡筒工序電子清紗在線數據做到把關,多次發現異常,有效地防范了質量風險。班組產質量實績名列各班之首,內部管理和外部反饋全年無任何質量投訴。
該班推廣細紗集體換粗紗的方式以降低粗紗頭量的操作方法,將操作法固化成可執行的操作法,實現粗紗頭率同比降低0.5%,公司全年減少粗紗頭約80噸;通過班組創新實踐,制定滌棉品種“S”捻接頭方法,解決新型品種的運轉操作難題。同時創新研究新型操作法,實行擋車、換粗紗、做清潔、落紗四個工作四分離的操作法革新,萬錠用工減少10人,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。
該班對工序違章和能耗浪費點,做到有效制止,幫助解決車間疑難問題?;旒徿囬g纖維品種多而雜,車臺之間普通隔布簾,容易粘花,每天清潔易造成飄混纖質量問題,采納班組建議換用透明塑料簾材質后,減少粘花清潔頻次,提高生產效率,杜絕質量問題出現,并建議分廠制作192只筒紗容量的下筒車,較短時間內使每班達到6噸的成包量。
該班組積極踐行師帶徒的傳幫帶模式,通過班后練兵,班中跟蹤形式,培養出多位行業技術能手,班組員工劉靜、袁長蘭和劉璐祎等同志在在2015年組隊參加江蘇省棉紡織行業“妙通杯”粗紗、細紗操作大賽和“魏橋杯”全國棉紡織行業細紗操作大賽中都取得很高的榮譽和獎項,并涌現出現一大批優秀技術能手,嚴紅連續3年獲得悅達棉紡十佳標兵和悅達棉紡十佳操作能手稱號,蔣桂英連續3年獲得悅達棉紡十佳導師和悅達棉紡十佳操作匠星稱號,劉路祎連續3年獲得悅達棉紡十佳操作能手和悅達集團、悅達棉紡十佳標兵稱號。